晴雨不定的天氣,我搭上了計程車。
收傘鑽進車裡,我說:「奇怪,我家那裏沒甚麼雨,怎麼這裡雨那麼大?」
看起來慈眉善目的司機先生說:「啊! 這正常啦!」
「台北市四周都是山,有些地方就是常下雨。我跑車40年了,從按表6元開始到現在,我攏知啦。」
「那些地方常下雨呢?」我是真的很好奇。
「內湖啊,汐止啊,新店啊……以前我們都知道,如果是西北雨,新店的雨到景美橋就沒有了。內湖那裏的雨,通常從民權東路走到敦化北路那裏就沒有了,最遠頂多到松江路。所以我們以前都會跑給雨追。」
「為什麼要跑給雨追?」
「這樣就不用洗車啊。要不然從有雨的地方開到沒雨的地方,車子乾了卻有泥漬,客人會嫌棄,就要額外花一筆洗車的錢。所以,一看到內湖新店有雨雲,車上沒客人時,我們就趕快加速逃離。」
原來如此。跑給雨追好刺激,好像在演動作片。
我後來也想到,我小時候在北投乾爽地長大,後來大學到木柵念書,一年竟有1/3是雨天,簡直傘不離身。
有一次假日從木柵回北投,漫長車程一路看著落雨、雨停、天晴的變換,才知道台北盆地的晴雨地圖原來長這樣。
難怪木柵盛產鐵觀音,而新店有水庫,如果不是多雨之地,如何孕育這些特異風土呢?
天氣不只影響心情,有時也會影響房價。一次聽朋友說,夏天的汐止山區別墅,涼爽宜人,但是到了冬天,冷寒陰溼,冬夏不同,仲介房價開價竟然有時差到100萬之多。
看來,不可小看老司機心中的晴雨地圖,它影響的絕不只是心情而已。
Photo by Jessica Knowlden on Unsplash